- 字體大小:[小
- 中
- 大]
人民網三江10月24日電 日前,走進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凈代村,只見房屋鱗次櫛比,炊煙裊裊,鄉間小道交錯相通,不時還聽到雞鳴聲,一幅和諧安寧的鄉村美景映入眼簾。
? ? ?凈代村是同樂苗族鄉瑤族人口最多的一個村,地處高山,環境幽美,卻被隔絕在大山里,經濟發展一直落后,2015年精準識別時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達374戶1582人,貧困發生率高達63.52%,是廣西極度貧困村,也是縣級掛牌作戰村之一。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凈代村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子。
? ? “我現在已經賣出300多只了。收入有2萬余元。”致富帶頭人卜老友一邊忙著喂雞一邊高興介紹說。卜老友曾是村里的貧困戶,現在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2018年他參加了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回來后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現狀,于是他多方考察學習,2019年在本村的高山上建起了一個土雞養殖場,養起本地小腳土雞670多只,收入達到2萬多元,一家人于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并帶領村里10戶貧困戶通過養雞脫貧致富。
? ? “在吳川市和后盾單位的幫扶下,我們村先后建起了8個養雞場,雞存欄達20000多只。”據凈代村委主任代老根介紹,今年,凈代村通過粵桂協作10萬元資金新建成4個有規模的土雞養殖基地。村里通過第一書記10萬經費購買雞苗作為集體經濟經營,以合作社統一管理的方式,聘用姚老輝等6戶貧困戶管理,每戶增收1.5萬元。
? ??“目前,我們全村養殖土雞已經達到了100多戶了,養殖規模達50000只。”凈代村副支書姚永禎說,他是村干部也是一名黨員致富帶頭人。今年,凈代村組織黨支部外出調研學習,采取“黨支部+黨員致富帶頭人+貧困戶”的模式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目前村里共培育了5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帶動10戶貧困黨員以及50多戶貧困戶脫貧。
? ? ?龍老站就是其中的一戶貧困戶。以前龍老站一年散養土雞40來只,全年銷售額也就2500元左右。今年通過村里統一技術指導和保價收購,他擴大了養殖規模,如今養殖數量已經達到150多只,養雞收入增加到9000多元。
? ? ?如今,凈代村通過采取“村黨支部牽頭、黨員能人帶動、貧困戶參與”的方式,通過統一指導技術,保價收購,給村民吃了“定心丸”,大家紛紛利用茶葉地,豆角地,杉木林等養殖土雞,實現一地多收,凈代村的產業得到了健康發展。截至目前,凈代村特色產業覆蓋率已達95.59%,助推村集體經濟收入11.5萬元,剩余的7.41%未脫貧人口“八有一超”也已全部達標,為全村脫貧摘帽奠定了產業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