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大小:[小
- 中
- 大]
斗江鎮扶平村:小崗位“撬動”大治理
在斗江鎮扶平村,村民楊培鑾每天清晨的身影總會準時出現在村道上。作為村屯衛生保潔員,清掃落葉、清運垃圾是她雷打不動的工作內容。“公益崗讓我在家門口就有活干、有錢掙,還能為村里做點事,心里很踏實。”在她樸實的笑容里,是生活重新燃起的希望。
扶平村地處山區,部分村民受困于年齡、技能或家庭負擔,難以外出務工。為破解這一民生難題,村“兩委”積極落實上級就業幫扶政策,精準開發公益崗位,為就業困難群體“量身定制”就業機會。目前,全村共設立衛生保潔員、村內水域管理員、農村道路管理員等公益崗位31個,覆蓋所有自然屯,惠及困難家庭31戶。
這些崗位絕非“虛設”。村支書梁永勝介紹,村里建立了嚴格的動態管理和考核機制,確保公益崗人員切實履職,真正服務于村莊治理最急需的環節。如今,村道干凈了,溝渠暢通了,公共設施維護更及時了——公益崗的辛勤付出,正轉化為扶平村看得見、摸得著的環境提升。
每月一千多元的崗位補貼,對困難家庭而言是雪中送炭。“公益崗的錢準時發到手,孩子的學費、家里的油鹽就不用發愁了。”村民張愛民對此深有感觸。一筆穩定收入,撐起了這些家庭“穩穩的幸福”。
小小公益崗,托舉大民生。扶平村以公益崗位為支點,不僅撬動了困難群眾的就業增收,更激活了鄉村治理的“末梢神經”,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注入了源頭活水。“未來我們將繼續把公益崗位作為惠民實事抓好,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安居樂業。”梁永勝的話語中充滿信心。
公益崗在扶平村的故事證明,當政策關懷精準滴灌至生活最需要處,村莊的每一寸土地都能萌發向上的力量,每一份平凡勞作都能匯聚成改變命運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