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大小:[小
- 中
- 大]
?
11月14日,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由柳州市委統戰部、市司法局、市律師協會聯合主辦的2025年“同心普法·守望鄉村”法律服務進鄉村主題聯建活動走進三江縣程村鄉泗里村。活動通過“送法上門+精準幫扶+互動答疑”的多元形式,為村民送上了一場“家門口”的法治盛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的法治動能。
??高位統籌強引領,法治賦能促振興
由市委統戰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覃立新帶領市委統戰部機關干部、廣東華商(柳州)律師事務所普法志愿者團隊,與市司法局、市律協相關負責同志一同從市區出發,奔赴三江縣程村鄉泗里村。覃立新副部長向同行人員強調了本次活動的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擺在突出位置,鄉村要振興,法治須先行。泗里村作為市委統戰部定點幫扶村,當前在土地承包、鄰里糾紛、務工維權等領域存在不少法律需求。此次‘同心普法’活動,正是我們落實全會精神、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將專業法治資源送到基層一線的具體實踐。我們要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切實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為鄉村振興筑牢法治根基。”
??精準普法解民憂,法律“干貨”入民心
上午10時30分,泗里村會議室座無虛席,村民們早早圍坐,等待“法律課堂”開講。廣東華商(柳州)律師事務所的黃燕玲律師以“拉家常”的方式,圍繞村民最關心的土地流轉合同規范、農民工工資拖欠維權、相鄰關系糾紛處理等熱點問題展開講解。“土地流轉一定要簽書面合同,明確面積、租金和期限!”“遇到老板拖欠工資,保留好考勤記錄和欠條,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申請仲裁!”黃律師結合真實案例,將晦澀的法律條文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維權指南”,臺下村民不時點頭記錄,有的還掏出手機拍下關鍵內容。
更讓村民感到“解渴”的是隨后的互動答疑環節。“我家鄰居蓋新房擋住了我家采光,該怎么解決?”“我在廣東打工時被拖欠了3個月工資,老板現在聯系不上,能幫我想辦法嗎?”“村里的集體林地承包合同到期了,續包要注意什么?”面對村民拋出的一個個具體問題,律師團隊逐一耐心解答,不僅給出法律依據,還提供了“下一步該怎么做”的實操建議。一位曹大姐感慨:“以前遇到糾紛要么忍氣吞聲,要么吵得不可開交,今天才知道原來法律里有這么多保護咱的辦法!”
??入戶走訪察民情,結對幫扶暖人心
活動期間,市委統戰部領導與我一同走訪了村內的結對幫扶聯系戶。在脫貧戶龍阿叔家中,覃立新副部長仔細詢問他的醫療保障、子女就業情況,叮囑隨行的統戰部干部和律師:“幫扶不僅要‘輸血’,更要‘造血’。要關注困難群眾在法律方面的需求,比如贍養糾紛、救助政策落實中的權益保障。”在種植大戶楊大哥的果園里,律師團隊針對他關心的“土地租賃合同期限與征地補償”問題,現場查閱資料并給出專業建議,楊大哥握著律師的手說:“你們這一趟來得太及時了,明年我要擴大種植規模,心里更有底了!”
凝心聚力共奮進,法治鄉村譜新篇
夕陽西下,活動在村民的掌聲中落下帷幕。但這份“法治禮物”的影響才剛剛開始——村民的法律意識被點燃,干部的幫扶思路更清晰,村“兩委”與統戰部門、律師團隊的協作紐帶也更緊密。正如覃立新副部長所說:“法治鄉村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泗里村駐村工作隊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一方面推動建立“定期普法+常態咨詢”機制,邀請律師團隊定期來村開展“法律門診”;另一方面將法治教育融入村民夜校、道德講堂,讓“辦事依法、遇事找法”成為村民的自覺習慣,提升村級治理水平。
此次“同心普法·守望鄉村”活動,是市委統戰部踐行“統一戰線服務基層”理念的生動縮影,也是多方力量協同推進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在法治陽光的照耀下,泗里村的產業發展會更穩健,基層治理會更高效,村民的生活會更幸福——這正是我們共同期待的“和諧泗里”“法治鄉村”圖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