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大小:[小
- 中
- 大]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代表、三江侗族自治縣縣長陳震近日表示,今年,三江侗族自治縣將圍繞“1+9”重點工作,以產業為本、就業為要、創業為先,深入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求變,堅定向海圖強,加快開放發展,推動宜居宜業宜游和美新三江建設邁出新步伐,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作出三江貢獻。

1月21日至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自治區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在南寧召開,陳震在會議期間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
2023年,三江侗族自治縣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游富民”發展戰略,重實效、強實干、抓落實,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預計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87億元,同比增長3.7%。
在鄉村振興上,三江堅持“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集中力量推動和美鄉村取得新進展、新成效。該縣千方百計增加脫貧群眾收入,大力開展防貧、產業、就業幫扶三大提升行動,帶動2.86萬脫貧戶持續增收,實現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14689元、同比增長13.5%,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在產業發展上,三江把做優做強產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推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加快打造綠色產業發展集群。該縣聚力發展壯大“兩茶一木,種稻養魚”特色產業,在“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上下功夫。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21.5萬畝、綜合產值86億元,油茶種植總面積達61.7萬畝、綜合產值13.52億元,稻田綜合種養面積8.26萬畝、產值2.85億元。該縣榮獲“2023年度茶業鄉村振興發展縣域”稱號,“三江早春茶”獲2023年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三江油茶產業園入選第四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在文旅融合上,三江把發展全域旅游作為全縣重大戰略部署,不斷擦亮“千年侗寨·夢縈三江”金字招牌。該縣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緊盯生態、文化、民俗三大元素,著力發展鄉村旅游,成功打造一批特色旅游鄉鎮、線路、民宿,“侗族風情美,三江茶飄香”旅游自駕線路入選“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獲評2023年中國旅游潛力百強縣市,并被列入全國首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名單;三江口生態旅游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三江2023年接待游客901萬人次,實現旅游消費收入96億元。
陳震表示,下一步,三江將堅定不移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定不移把特色優勢產業做強做大。該縣將實施脫貧成果鞏固提升行動,實施特色產業提質行動,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做優“兩茶一木,種稻養魚”特色主導產業。
三江是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民族風情濃郁,旅游資源豐富。陳震表示,該縣將堅定不移做好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大文章,實施文旅融合提速行動,以推進程陽八寨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為引領,深挖特色旅游、民俗文化、優質生態“三大潛能”,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據介紹,三江將探索民族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路徑,持續深化“旅游+”融合發展模式,打造侗鄉專屬虛擬人,開發非遺展示、旅游演藝等體驗式消費新空間。該縣將承辦好全國春節“村晚”暨“春到萬家”群眾文化主會場活動,策劃舉辦“千年侗寨·夢縈三江”文化旅游推介會、中國(柳州·三江)侗族多耶節、侗族大歌節、花炮節等活動,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向深向實發展,努力走出具有三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來源:中國新聞網—廣西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