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江縣“憲法宣傳周”活動方案
- 字體大小:[小
- 中
- 大]
????根據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關于印發2020年全國“憲法宣傳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于深入學習宣傳憲法的部署要求,以民法典頒布實施為契機,構建完善社會大普法格局,深入推進民法典的學習宣傳工作,廣泛樹立法治精神、傳播法治理念。按照2020年普法治理工作要點安排,縣委全面依法治市辦、縣司法局決定于2020年12月期間組織開展2020年三江縣“憲法宣傳周”活動。為確保活動順利進行,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時間安排
12月1日—12月15日
二、活動主題
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三、重點宣傳內容
(一)習近平法治思想,特別是關于憲法的重要論述;
(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疫情防控等相關法律法規;
(五)“七五”普法工作成就。
四、活動內容
根據黨中央關于推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的有關精神,各鄉鎮、各部門根據“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從12月1日至12月15日,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組織安排好憲法進企業、憲法進農村、憲法進機關、憲法進校園、憲法進社區、憲法進網絡。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協調,圍繞宣傳主題,細化宣傳內容,組織實施既有地方特色又具有良好社會影響的法治宣傳活動。具體時間安排、開展活動形式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安排。
(一)“國家憲法日”主題宣傳活動(另行通知)
(二)憲法進企業主題活動
結合企業法治文化建設,面向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突出宣傳“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集中展示民營經濟法治建設成果,憲法法律對國有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保障和規范,優化營商環境法律法規和法治企業建設等。
責任單位:各行業行政主管部門
(三)憲法進機關主題活動
結合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組織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習憲法知識,組織憲法宣誓活動,學習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推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增強制度意識,依憲依法依規履職,做制度執行的表率。
各單位各部門利用本單位的電子顯示屏自行滾動發布“12·4”憲法宣傳主題標語,利用本單位的宣傳欄出版憲法宣傳版報,營造憲法、法律進機關的良好氛圍,可邀請專家進行法治講座和培訓。
責任單位:縣直機關各部門
(四)憲法進校園主題活動
在青少年學生中組織開展參與度高、具有儀式感的憲法宣傳活動。突出宣傳憲法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培育青少年學生的憲法意識、國家意識、規則意識。舉辦中小學校憲法晨讀活動,參加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開展“法制副校長”講法治課、開展憲法主題班會活動;讓憲法精神和法治理念根植中小學生心中。
責任單位:縣教育局,各學校
(五)憲法進鄉村(社區)主題活動
針對基層人民群眾法治需求和關注的熱點問題,突出宣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憲法關于農村農業農民的有關規定,法治鄉村建設等。各行政村(社區)掛點聯系單位與村(社區)法律顧問一起共同組織一場以憲法、民法典為主題的“送法進鄉村(社區)”活動,傳播法治理念、解決群眾法律訴求,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推進基層依法治理。
責任單位:各行政村(社區)掛點聯系單位
(六)憲法進網絡主題活動
組織網絡媒體策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憲法宣傳活動,促進憲法精神的網絡傳播。在網絡視聽機構播出憲法宣傳公益廣告。各單位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在憲法宣傳周期間集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憲法宣傳活動,與網民進行線上互動,促進憲法精神的網絡傳播。利用微信公眾號開展線上憲法、民法典知識競賽活動。
責任單位:縣直機關單位、司法局
(七)其他公益普法宣傳
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充分利用單位電子屏幕、樓宇燈光、公交車移動宣傳、移動短信等形式開展憲法、民法典宣傳公益廣告、主題宣傳海報、憲法和民法典宣傳漫畫等。公益普法活動時間可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
五、宣傳報道
1.請縣融媒體中心刊發憲法宣傳周活動情況,推出以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憲法、民法典為主題的報道。
2.請各鄉鎮、各單位充分利用宣傳欄、電子屏幕、新媒體、網站等宣傳載體在12月4日當天刊發憲法宣傳公益廣告、主題宣傳海報、憲法和民法典宣傳漫畫。
六、工作要求
(一)堅持正確方向,突出宣傳主題。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憲法宣傳的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要突出主題,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導全社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要準確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核心要義。
(二)落實普法責任,形成宣傳合力。憲法宣傳是國家機關共同的普法責任,各部門各單位要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部署開展憲法宣傳活動。各項主題活動牽頭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根據工作需要明確相關參加單位,加強協調溝通,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司法和執法機關要組織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通過以案普法弘揚憲法和法治精神。司法行政機關要組織廣大律師、公證員、村(居)法律顧問深入基層開展法律服務,廣泛宣傳憲法。各級各類媒體要落實媒體公益普法責任制,精心策劃,在重要版面時段推出憲法宣傳專欄專題,制作刊播憲法宣傳公益廣告,廣泛深入報道憲法宣傳周活動,努力營造遵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社會氛圍。
(三)創新方式方法,增強宣傳實效。各地各部門要充分運用“報、網、端、微、屏”等各媒體平臺,加大新媒體新技術運用,組織憲法學習網上講座、在線訪談、網絡展覽等,通過圖解、動漫、短視頻、H5、公益廣告等形式加大網上宣傳力度,增強憲法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加強以案普法,做到宣傳內容為群眾所需、宣傳方式為群眾所喜、宣傳成效為群眾所贊。要把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與經常性的憲法宣傳有機結合,把憲法精神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推動憲法學習宣傳常態化、制度化。
各鄉鎮、各單位要參照縣級活動方案策劃制定本地本部門的“憲法宣傳周”活動方案,統籌各部門和社會各方力量,
要結合“七五”普法成效宣傳,使憲法學習宣傳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增強活動互動性和參與度,形成良好的宣傳整體效果,活動時間可延遲到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