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縣司法局2023年工作情況和2024年工作計劃
- 字體大小:[小
- 中
- 大]
2023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司法局、縣委政法委的指導下,三江縣司法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統攬,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充分發揮法律服務、法治宣傳、法律保障的職能優勢,扎實開展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法律援助等工作。現將2023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強化黨建引領,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章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將黨的建設與業務建設一體推進、一體落實,奮力推動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一是思想建設“鑄魂”。建立“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支部集中學+個人自學”學習機制,充分利用“學習強國”“政法講堂”等學習平臺,全面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等制度,引導黨員干部旗幟鮮明地把講政治落實到司法行政工作全過程各方面。二是加強黨章黨規黨紀學習,嚴守法紀底線。定期組織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等紀律規矩。開展向曹艷群、王秀旺、楊寧、鄭志明等同志學習活動6場次,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以先進典型為標桿,立足崗位,爭創不平凡業績。組織集中觀看政法系統違紀違法案例警示教育專題片8次,參觀警示教育基地2次,運用行動學習方法開展深入分析研討1次。三是堅持抓早抓小,筑牢廉潔自律“防火墻”。制定崗位廉政風險點及防控措施清單,完善干部管理制度,做實做細日常監督管理。填報司法行政干警事項自查報告76份,簽訂《遵守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承諾書》50份,開展提醒談話9次,對2名干部進行誡勉談話,對1名工作不力干部進行通報。堅持刀刃向內檢視問題,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把嚴管和厚愛落在實處。
(二)突出法治實踐,全面依法治縣持續深化。一是加強研究部署。制定印發《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2023年工作要點》等指導性文件。重大議題提交縣委常委會會議、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會議審議,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嚴格責任落實。二是積極履行規范性文件審查和備案審查職能。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規定》等文件規定,嚴格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認真履行審查監督職責,及時糾正違法或不當的規范性文件。涉及經濟活動的規范性文件,除了進行常規審查外,還進行不正當競爭性審查。2023年共審查規范性文件16件。三是壓緊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組織召開2022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會議,全縣15個鄉鎮黨委書記及6個具有行政執法權的縣直部門的主要領導在會上進行述職,將依法履職情況納入全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內容,不斷提高黨員干部依法履職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四是穩步推進常態化法治督察,推動法治政府示范創建落到實處。對照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指標,組織督察組對全縣15個鄉鎮和25個相關縣直部門進行督導,通過召開座談會、案卷評查、查閱檔案,面對面交流,現場督促整改,并由縣人民檢察院對14個存疑行政執法案卷進行審查,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大力推進專項法治督察,組織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收集問題線索9條,已全部整改完畢。五是持續深化行政爭議預防化解,4月成立三江縣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指導相關鄉鎮和部門做好在審高敗訴風險案件的摸排梳理和提前化解。截至10月,涉我縣行政訴訟案件12件,訴前調解8件,調解成功4件(另4件在調),無敗訴案件。
(三)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一是各級調解組織充分發揮“第一道防線”作用,認真落實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解“321”工作機制,做到每月開展常規排查,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截至目前,全縣各調解組織調解了各類糾紛772件,調解成功769件,調解成功為率99.6%;各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共成功調解糾紛178件;全縣“三大糾紛”總案件為69件,調結67件,調結率為97%。5月,自治區調處辦在我縣召開“調處三大糾紛,促進民族團結”專題普法現場會,宣傳“三大糾紛”調處法律法規,解讀群眾關注熱點、難點等問題,以實際行動促進黔湘桂三省(區)民族群眾大團結大進步。二是持續推進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建設。今年以來,我縣相繼成立了三江縣茶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三江縣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從陣地、隊伍、制度、機制入手,注重探索創新,優化調處路徑,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化解矛盾糾紛的優勢,著力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為優化企業營商環境提供法治保障。目前,兩個新成立的調解組織接受群眾咨詢32人次,受理調解案件6件,調解成功4件(另2件還處于調解階段)。
(四)加強法治宣傳和普法工作力度。緊緊圍繞“八五”普法規劃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全民普法工作首要任務并納入全縣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多層次、多領域、多方式深入推進法治宣傳。2023年,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班19次,培訓1652人。利用坡會、圩日、安全生產月、婦女維權周、“3·15”等對《憲法》《法律援助條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典》進行宣傳,2023年共開展各類法治宣傳專題活動102場(次),發放普法資料、宣傳品5萬余份,受教育群眾達4萬余人(次);利用“法治三江”微信公眾號發布828篇法治文章;參加柳州市司法局舉辦的“別樣三月三 法治隨手拍”活動,我縣3個視頻獲得獎勵。通過法治宣傳活動,推動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障改善民生,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有效提升群眾安全感。
(五)多措并舉,加強“兩類人員”管理。一是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三個基地”建設,規范化建設“社區矯正中心”,順利完成“智慧矯正中心”建設工作,
社區矯正工作向智慧化、信息化邁進。二是開展案卷評查工作,杜絕監管漏洞和安全隱患。2023年開展評查工作3次,反饋問題案卷 612個(含重復案卷),對發現的問題均要求各司法所及時整改到位。三是采用信息化核查和實地走訪相結合,加強對社區矯正對象的管理,嚴格落實日常監管措施和請示報告制度,無正當理由的一律不得請假外出,嚴防脫管、失控現象發生,實現“零脫管”。
今年以來,新接收社區矯正對象296人,累計解除社區矯正對象195人,因違反規定撤銷緩刑后被終止社區矯正的2人,變更執行地至縣外的4人,目前在冊社區矯正對象356人。落實安置幫教共335人,幫教率達100%,重新犯罪1人,占全部在冊幫教人員0.06%,登記在冊的刑釋解矯人員共計1593人,按規定落實了重點安幫對象的“必接必送”措施,無脫管漏管。
(六)加強法律公共服務,賦能鄉村振興。一是提升法律援助質量,增強群眾滿意度。今年以來,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33件(其中脫貧人員法律援助案件22件,易安戶法律援助案件6件,農民工欠薪案件、工傷案件共6件),辦理認罪認罰案件287件,法律援助受援人達133人,為受援人挽回損失和獲得補償35萬元。接待來訪來電群眾527人次,其中接待群眾來訪447人次,“12348”法律咨詢熱線接待來電咨詢80人次。二是完善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推動依法治村進程。我縣170個村(社區)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今年以來,法律顧問到村開展法律宣傳708次,共計為基層組織、群眾提供法律咨詢2325人次,開展法治講座46次,參與調解矛盾糾紛66件。三是堅持“為民、便民、利民”的初心,為人民群眾提供滿意的公證服務。2023年公證處接待群眾來電來訪190多人次,委托融安縣公證處辦理公證案件168件,開展便民服務,送證上門辦理各項公證案件13件。
二、2024年工作計劃
(一)持續做好法治三江、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探索制定法治政府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全面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結合法治政府建設持續推進合法性審查工作,繼續推進重大項目順利進行,確保法治服務綠色通道暢通。強化依法行政目標考核,規范和監督行政執法工作,加強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的檢查督促力度,提高行政執法水平,確保依法行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加強社區矯正智慧化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高社區矯正質量。認真落實刑釋解教人員“無縫銜接”機制和重點人員“必接必送”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工作機制,推動落實黨委、政府安置幫教主體責任。
(三)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以侗族地區民族特色為媒介來完善社會矛盾多元預防化解決機制,堅持落實矛盾糾紛多元排查化解“321”工作法,提高調解的成功率。加大對司法所的業務指導和隊伍建設,加強鄉、村級人民調組織業務培訓和工作督導,著力提升人民調解工作效能。
(四)提高法律援助質量,暢通申請渠道,依法依規降低申請門檻,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增強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五)全面落實“八五”普法工作任務,創新普法宣傳手段,積極開展線上線下聯動普法活動,推進普法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等,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
?
?
三江侗族自治縣司法局
2023年12月29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