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江縣職業病防治“十三五”規劃 (三政辦發〔2019〕4號)》的 政策解讀

來源: 政府辦  |   發布日期: 2019-02-13 16:02   
  • 字體大小:[
  • ]

  一、起草依據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目前國家法定的職業病為10大類115種,不但種類多、分布行業廣泛,而且有相當多的職業病危害后果十分嚴重,致殘致死率高。如塵肺,一旦發病,終生難愈,甚至引起死亡,嚴重影響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勞動力資源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根據憲法制定頒布了《職業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起實施,2011年、2016年兩次修訂。根據2016年修訂實施的《職業病防治法》第十條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職業病防治規劃,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并組織實施。

  二、起草背景

  職業病防治工作事關廣大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勞動力資源可持續供給和經濟綠色發展,事關三江經濟發展和社會大局的穩定,是重大的社會和民生問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職業病防治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實施以來特別是《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15年)》(國辦發〔2009〕43號)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職業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實施以來,我縣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業病防治職責,強化行政監管,防治體系逐步基本建立,監督執法不斷加強,源頭治理和專項整治力度持續加大,用人單位危害勞動者健康的違法行為有所減少,工作場所職業衛生條件得到改善,重大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明顯減少。職業病高發勢頭得到基本遏制,2010年至2016年三江沒有職業病病例發生,職業健康監管、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鑒定服務網絡基本形成,職業病救治水平和化學中毒醫療救治能力有所提升;職業病防治宣傳普及力度加大,全社會職業病防治意識、維權意識不斷提高,職業病防治力度較前加強,基本實現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職業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的總體目標。

  十三五期間,是三江縣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經濟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投資規模加大,職業病防治工作面臨嚴峻挑戰,防治任務依然艱巨。當前三江縣職業病防治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一是職業病危害涉及企業數量多。二是用人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法治意識不強,對改善作業環境、提供防護用品、組織職業健康檢查、開展定期檢測和日常監測不重視,重點職業病及職業相關危害因素監測工作遲滯;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職業健康體檢率低;農民工、勞務派遣人員等群體流動性大,受職業病危害較為嚴重,因患職業病致貧問題未得到重視。三是職業病防治工作總體發展和資源配置不強,職業衛生監管和職業病防治服務能力不足??h、鄉監管力量和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對危害信息掌握不全,對重點職業病及職業相關危害因素監測能力不足;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缺乏,職業衛生服務水平低,三江縣還沒有相關資質醫院。四是新的職業病危害問題不容忽視。隨著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的廣泛應用,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不斷出現,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新挑戰。

  三、相關部門修改意見采納情況

  宣傳部、總工會、人社局、發改局、安監局、經信局、民政局、縣疾控中心、古宜鎮人民政府、獨峒鎮人民政府、良口鄉人民政府、和平鄉人民政府等12部門無修改意見;財政局、八江鄉人民政府、丹洲鎮人民政府、同樂鄉人民政府、林溪鎮人民政府、梅林鄉人民政府、程村鄉人民政府、洋溪鄉人民政府、富祿鄉人民政府、斗江鎮人民政府、高基鄉人民政府、老堡鄉人民政府等12個部門逾期未反饋意見電話溝通后大部分反饋無意見。

  四、目標任務

  一是加強職業病防治體系建設,包括健全職業病監測評估體系,加強職業病診斷、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職業病救治機構能力和體系建設,推進信息化建設;二是從體制機制和工藝技術等方面提出要求,強化職業病源頭治理,從源頭上控制職業病的發生;三是落實強化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四是完善保障救助措施;五是強化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支撐作用;六是加大職業健康促進和宣傳教育力度,提高職業病防治意識和能力。

  五、主要內容

 ?。ㄒ唬┘訌娐殬I病防治體系建設

  1.加強職業健康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縣安監局要根據職業健康監管工作職責任務相匹配原則,加強職業健康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確保機構獨立,人員專職,基層末端職業健康監管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一體化監管執法體系,對同類事項進行綜合執法,提高監管效能。

  2.加強職業病診斷、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救治機構能力和體系建設。根據三江縣職業人群規模和職業病危害特點,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進一步加強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和鑒定工作,在縣級醫療衛生機構中努力建立一所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或者委托市級具有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為本縣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職業病診斷機構和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按規定及時報告職業病和疑似職業病,簡化程序、優化流程,加強質量控制,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務。加大醫務人員培訓力度,規范診療行為,提高治療技術水平。加強職業病救治機構基礎建設,滿足職業病臨床救治的需要。

  3. 健全職業病監測評估體系。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基本情況摸底調查,推進部門及其系統內現有信息系統的交流與共享,全面掌握產生職業病危害用人單位的基本信息、行業類型、職工總數及接觸各類職業病危害人數、有毒有害作業工人健康監護、開展職業健康檢查情況、享受職業病工傷保障待遇和救助等相關信息,重點掌握農民工職業健康監護情況。完成重點職業病監測任務,掌握重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發病規律和趨勢,開展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加強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鑒定水平,為制定職業衛生標準和職業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ǘ娀殬I病源頭治理

  加強職業病源頭治理和前期預防,建立落后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的淘汰、限制名錄等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引導職業病危害較嚴重的企業主動進行工藝改造和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推廣應用新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實施礦山、有色、冶金、建材等職業病危害嚴重用人單位的技術和工藝改造、設備更新和材料替代以及關閉退出等治理活動。開展中小微型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治理幫扶行動,努力解決中小微型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設立小微型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的公益性指導與援助平臺,建立小微型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治理活動工作機制。在做好傳統職業病源頭治理的同時,還要按照職業健康實際需求,加強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評價與控制,切實保護勞動者的職業健康。

  (三)落實強化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

  督促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建立防治管理責任制,健全崗位責任體系,做到責任到位、投入到位、監管到位。推動企業依法設立職業健康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通過經驗推廣,示范創建等方式,督促用人單位發揮主體作用,自主履行法定義務。幫助用人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健康培訓,提高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和勞動者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意識。督促用人單位落實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制度,加強對職業病危害預評價、防護設施控制效果評價和竣工驗收環節的管理。改善作業環境,做好工作場所危害因素申報、危害因素告知、日常監測、定期報告和防護保障的工作,嚴格執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和防護措施公告制度,在產生嚴重危害的作業崗位設置警示標識和說明。指導用人單位建立完善職業健康監護制度,組織勞動者定期開展職業健康檢查,建立完善職工職業健康檔案,配合開展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工作。

  (四)加大職業衛生監管執法力度

  加強職業衛生監管網絡建設,逐步健全監管執法隊伍。大力提升基層監管水平,重點加強縣、鄉級職業衛生監管執法能力和裝備建設。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督促用人單位加強對農民工、勞務派遣人員等職業病危害高風險人群的職業健康管理。對職業病危害嚴重、改造后仍無法達標的用人單位,嚴格依法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依照法定程序責令停建、關閉。建立用人單位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并通報有關部門。

 ?。ㄎ澹┩晟票U暇戎胧?/p>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督促用人單位勞動用工、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在高危行業推行平等協商和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制度,以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依法推動企業與職工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平等協商,訂立專項集體合同,督促勞動關系雙方認真履行職業病防治責任義務。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職業病患者納入大病保險和城鄉醫療救助體系,加大救助力度,逐步形成政府救助與社會關愛相結合的工作格局。

 ?。娀殬I衛生技術服務支撐作用

  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能力建設,支持社會性技術服務機構發展,推進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誠信體系建設。合理設置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服務區域,在優先完成覆蓋區域內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的基礎上,逐漸擴展服務范圍。加強基層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質量控制、職業衛生專家隊伍的建設與管理。

  加強職業病防治專業培訓。完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執業準入制度,制定職業病防治專業人才培訓計劃,分級、分類培訓職業病防治專業人才,特別加強機構準入和人員準入資質的培訓,提高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和化學中毒救治水平。

 ?。ㄆ撸┘哟舐殬I健康促進和宣傳教育力度

  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的作用,廣泛深入地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普及職業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識,創新職業健康促進方式方法,積極開展職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提高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效果,增強廣大勞動者職業病防范能力和自我防護意識。

 ?。ò耍┩七M信息化建設

  完善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和職業病報告制度,以職業病報告為基礎,及時收集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與鑒定、重點職業病監測等相關動態信息。推動各部門職業病防治信息互通共享機制,統一數據規范與管理,實現系統間各有關部門職業病防治信息的定時交換。建立健全基于職業病防治信息的統計制度,為職業病防治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六、執行標準、保障措施

 ?。ㄒ唬娀I導,明確責任分工

  縣人民政府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區域職業病防治工作,制定轄區職業病防治規劃和實施辦法,將職業病防治指標、主要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作為績效考核指標,完善、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責任制,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要求,切實履行責任,建立職業病防治聯席會議制度,組織開展調研、督導檢查、形成合力,實現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

  (二)落實部門責任

  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履行法定職責,加強協同配合,切實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縣衛生計生局負責對職業病報告、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工作進行監督管理,組織開展重點職業病監測、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和專項調查,配合柳州市開展醫療衛生機構放射性職業病危害控制的監督管理。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開展職業人群健康促進工作。

  縣安全監管局負責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工作,加強源頭治理,負責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管,調查處置用人單位職業衛生事件和事故,組織指導并監督檢查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培訓工作。負責匯總、分析職業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等信息,向相關部門和機構提供職業衛生監督檢查情況。協助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縣委宣傳部與縣衛生計生局共同負責指導和協調職業病防治宣傳工作,把握輿論導向,做好輿情應對;負責配合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律知識和健康常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縣發展改革局負責會同有關行業管理部門積極調整產業政策,限制和減少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落后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的使用,支持職業病防治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

  縣經信局負責制訂產業調整政策時體現職業病防治要求;督促相關工業企業單位落實建設項目職業病“三同時”制度,參與工業企業職業危害事故查處工作;督促企業開展職業病防治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科研和成果推廣。

  縣民政局負責將符合救助條件的用人單位不存在或無法確定勞動關系的職業病病人納入相關救助范圍。

  縣財政局負責落實職業病防治投入責任,保障職業病防治工作經費。

  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勞動合同實施情況監管工作,督促用人單位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依據職業病診斷結果,做好職業病人的社會保障工作。

  縣國資辦負責指導和督促出資企業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督促企業依法建立和落實職業病防治有關制度,履行社會責任。

  縣總工會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依法參與職業病危害事故(事件)調查處理;反映勞動者職業健康方面的訴求,向用人單位或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ㄈ┘哟蠼涃M投入

  縣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落實職業病防治投入責任,根據防治工作需要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年度預算中予以保障。按照工作計劃,分年度、有步驟地用于職業病防治規劃中各項主要任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和民政局要加大工傷保險和救助經費投入力度。用人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保證生產工藝技術改造、職業病危害預防和控制、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健康監護和職業衛生培訓等費用??h財政局要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顚S茫瑖澜麨E用、挪用專項資金。建立多渠道職業病防治籌資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

 ?。ㄋ模┘訌妼藴屎陀嘘P規定的執行力度

  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進一步健全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大對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工作的支持,加強對標準的宣傳、貫徹、跟蹤、研究。

 ?。ㄎ澹┘訌娙瞬排囵B。

  要強化職業病防治和技術服務專業隊伍建設,重點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綜合性醫院和專科醫院職業病科等梯隊建設,提高全縣職業衛生服務能力。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勞動者多、危害程度嚴重的用人單位,要強化專(兼)職職業衛生技術人員儲備。加大培訓力度,重點加強對臨床和公共衛生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七、注意事項

  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適時開展規劃的督查和評價工作。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各項目標和任務圓滿完成。2019年初,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考核,督促規劃的順利實施;2020年,組織開展規劃實施的終期效果評估。

 

源文件:http://test.sjx.liuzhou.gov.cn/zwgk/jcxxgk/wjzl/szbf/201912/t20191203_1385322.html


【打印正文】
分享本文至:
×
×

中長期規劃解讀

關于《三江縣職業病防治“十三五”規劃 (三政辦發〔2019〕4號)》的 政策解讀

  發布日期: 2019-02-13 16:02

來源: 政府辦

  一、起草依據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目前國家法定的職業病為10大類115種,不但種類多、分布行業廣泛,而且有相當多的職業病危害后果十分嚴重,致殘致死率高。如塵肺,一旦發病,終生難愈,甚至引起死亡,嚴重影響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影響勞動力資源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根據憲法制定頒布了《職業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起實施,2011年、2016年兩次修訂。根據2016年修訂實施的《職業病防治法》第十條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職業病防治規劃,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并組織實施。

  二、起草背景

  職業病防治工作事關廣大勞動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勞動力資源可持續供給和經濟綠色發展,事關三江經濟發展和社會大局的穩定,是重大的社會和民生問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職業病防治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實施以來特別是《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15年)》(國辦發〔2009〕43號)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職業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實施以來,我縣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業病防治職責,強化行政監管,防治體系逐步基本建立,監督執法不斷加強,源頭治理和專項整治力度持續加大,用人單位危害勞動者健康的違法行為有所減少,工作場所職業衛生條件得到改善,重大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明顯減少。職業病高發勢頭得到基本遏制,2010年至2016年三江沒有職業病病例發生,職業健康監管、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鑒定服務網絡基本形成,職業病救治水平和化學中毒醫療救治能力有所提升;職業病防治宣傳普及力度加大,全社會職業病防治意識、維權意識不斷提高,職業病防治力度較前加強,基本實現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職業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的總體目標。

  十三五期間,是三江縣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經濟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投資規模加大,職業病防治工作面臨嚴峻挑戰,防治任務依然艱巨。當前三江縣職業病防治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一是職業病危害涉及企業數量多。二是用人單位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法治意識不強,對改善作業環境、提供防護用品、組織職業健康檢查、開展定期檢測和日常監測不重視,重點職業病及職業相關危害因素監測工作遲滯;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職業健康體檢率低;農民工、勞務派遣人員等群體流動性大,受職業病危害較為嚴重,因患職業病致貧問題未得到重視。三是職業病防治工作總體發展和資源配置不強,職業衛生監管和職業病防治服務能力不足??h、鄉監管力量和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對危害信息掌握不全,對重點職業病及職業相關危害因素監測能力不足;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缺乏,職業衛生服務水平低,三江縣還沒有相關資質醫院。四是新的職業病危害問題不容忽視。隨著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的廣泛應用,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不斷出現,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新挑戰。

  三、相關部門修改意見采納情況

  宣傳部、總工會、人社局、發改局、安監局、經信局、民政局、縣疾控中心、古宜鎮人民政府、獨峒鎮人民政府、良口鄉人民政府、和平鄉人民政府等12部門無修改意見;財政局、八江鄉人民政府、丹洲鎮人民政府、同樂鄉人民政府、林溪鎮人民政府、梅林鄉人民政府、程村鄉人民政府、洋溪鄉人民政府、富祿鄉人民政府、斗江鎮人民政府、高基鄉人民政府、老堡鄉人民政府等12個部門逾期未反饋意見電話溝通后大部分反饋無意見。

  四、目標任務

  一是加強職業病防治體系建設,包括健全職業病監測評估體系,加強職業病診斷、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職業病救治機構能力和體系建設,推進信息化建設;二是從體制機制和工藝技術等方面提出要求,強化職業病源頭治理,從源頭上控制職業病的發生;三是落實強化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四是完善保障救助措施;五是強化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支撐作用;六是加大職業健康促進和宣傳教育力度,提高職業病防治意識和能力。

  五、主要內容

  (一)加強職業病防治體系建設

  1.加強職業健康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h安監局要根據職業健康監管工作職責任務相匹配原則,加強職業健康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確保機構獨立,人員專職,基層末端職業健康監管工作落到實處。建立安全生產與職業健康一體化監管執法體系,對同類事項進行綜合執法,提高監管效能。

  2.加強職業病診斷、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救治機構能力和體系建設。根據三江縣職業人群規模和職業病危害特點,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進一步加強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和鑒定工作,在縣級醫療衛生機構中努力建立一所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或者委托市級具有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為本縣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職業病診斷機構和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按規定及時報告職業病和疑似職業病,簡化程序、優化流程,加強質量控制,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務。加大醫務人員培訓力度,規范診療行為,提高治療技術水平。加強職業病救治機構基礎建設,滿足職業病臨床救治的需要。

  3. 健全職業病監測評估體系。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基本情況摸底調查,推進部門及其系統內現有信息系統的交流與共享,全面掌握產生職業病危害用人單位的基本信息、行業類型、職工總數及接觸各類職業病危害人數、有毒有害作業工人健康監護、開展職業健康檢查情況、享受職業病工傷保障待遇和救助等相關信息,重點掌握農民工職業健康監護情況。完成重點職業病監測任務,掌握重點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發病規律和趨勢,開展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加強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鑒定水平,為制定職業衛生標準和職業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ǘ娀殬I病源頭治理

  加強職業病源頭治理和前期預防,建立落后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的淘汰、限制名錄等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引導職業病危害較嚴重的企業主動進行工藝改造和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推廣應用新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實施礦山、有色、冶金、建材等職業病危害嚴重用人單位的技術和工藝改造、設備更新和材料替代以及關閉退出等治理活動。開展中小微型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治理幫扶行動,努力解決中小微型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設立小微型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的公益性指導與援助平臺,建立小微型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治理活動工作機制。在做好傳統職業病源頭治理的同時,還要按照職業健康實際需求,加強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評價與控制,切實保護勞動者的職業健康。

 ?。ㄈ┞鋵崗娀萌藛挝宦殬I病防治主體責任

  督促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建立防治管理責任制,健全崗位責任體系,做到責任到位、投入到位、監管到位。推動企業依法設立職業健康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通過經驗推廣,示范創建等方式,督促用人單位發揮主體作用,自主履行法定義務。幫助用人單位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健康培訓,提高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和勞動者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意識。督促用人單位落實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制度,加強對職業病危害預評價、防護設施控制效果評價和竣工驗收環節的管理。改善作業環境,做好工作場所危害因素申報、危害因素告知、日常監測、定期報告和防護保障的工作,嚴格執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和防護措施公告制度,在產生嚴重危害的作業崗位設置警示標識和說明。指導用人單位建立完善職業健康監護制度,組織勞動者定期開展職業健康檢查,建立完善職工職業健康檔案,配合開展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工作。

 ?。ㄋ模┘哟舐殬I衛生監管執法力度

  加強職業衛生監管網絡建設,逐步健全監管執法隊伍。大力提升基層監管水平,重點加強縣、鄉級職業衛生監管執法能力和裝備建設。依法履行監管職責,督促用人單位加強對農民工、勞務派遣人員等職業病危害高風險人群的職業健康管理。對職業病危害嚴重、改造后仍無法達標的用人單位,嚴格依法責令停止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或者依照法定程序責令停建、關閉。建立用人單位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黑名單”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并通報有關部門。

 ?。ㄎ澹┩晟票U暇戎胧?/p>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督促用人單位勞動用工、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在高危行業推行平等協商和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制度,以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依法推動企業與職工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平等協商,訂立專項集體合同,督促勞動關系雙方認真履行職業病防治責任義務。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職業病患者納入大病保險和城鄉醫療救助體系,加大救助力度,逐步形成政府救助與社會關愛相結合的工作格局。

  (六)強化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支撐作用

  進一步加強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能力建設,支持社會性技術服務機構發展,推進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誠信體系建設。合理設置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服務區域,在優先完成覆蓋區域內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的基礎上,逐漸擴展服務范圍。加強基層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質量控制、職業衛生專家隊伍的建設與管理。

  加強職業病防治專業培訓。完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執業準入制度,制定職業病防治專業人才培訓計劃,分級、分類培訓職業病防治專業人才,特別加強機構準入和人員準入資質的培訓,提高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和化學中毒救治水平。

 ?。ㄆ撸┘哟舐殬I健康促進和宣傳教育力度

  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的作用,廣泛深入地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普及職業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識,創新職業健康促進方式方法,積極開展職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提高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效果,增強廣大勞動者職業病防范能力和自我防護意識。

 ?。ò耍┩七M信息化建設

  完善信息系統建設,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和職業病報告制度,以職業病報告為基礎,及時收集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與鑒定、重點職業病監測等相關動態信息。推動各部門職業病防治信息互通共享機制,統一數據規范與管理,實現系統間各有關部門職業病防治信息的定時交換。建立健全基于職業病防治信息的統計制度,為職業病防治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六、執行標準、保障措施

 ?。ㄒ唬娀I導,明確責任分工

  縣人民政府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區域職業病防治工作,制定轄區職業病防治規劃和實施辦法,將職業病防治指標、主要任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作為績效考核指標,完善、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責任制,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要求,切實履行責任,建立職業病防治聯席會議制度,組織開展調研、督導檢查、形成合力,實現職業病防治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

 ?。ǘ┞鋵嵅块T責任

  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履行法定職責,加強協同配合,切實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縣衛生計生局負責對職業病報告、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工作進行監督管理,組織開展重點職業病監測、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和專項調查,配合柳州市開展醫療衛生機構放射性職業病危害控制的監督管理。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開展職業人群健康促進工作。

  縣安全監管局負責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工作,加強源頭治理,負責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管,調查處置用人單位職業衛生事件和事故,組織指導并監督檢查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培訓工作。負責匯總、分析職業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等信息,向相關部門和機構提供職業衛生監督檢查情況。協助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縣委宣傳部與縣衛生計生局共同負責指導和協調職業病防治宣傳工作,把握輿論導向,做好輿情應對;負責配合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律知識和健康常識的宣傳教育工作。

  縣發展改革局負責會同有關行業管理部門積極調整產業政策,限制和減少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落后技術、工藝、設備和材料的使用,支持職業病防治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

  縣經信局負責制訂產業調整政策時體現職業病防治要求;督促相關工業企業單位落實建設項目職業病“三同時”制度,參與工業企業職業危害事故查處工作;督促企業開展職業病防治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科研和成果推廣。

  縣民政局負責將符合救助條件的用人單位不存在或無法確定勞動關系的職業病病人納入相關救助范圍。

  縣財政局負責落實職業病防治投入責任,保障職業病防治工作經費。

  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勞動合同實施情況監管工作,督促用人單位依法參加社會保險;依據職業病診斷結果,做好職業病人的社會保障工作。

  縣國資辦負責指導和督促出資企業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督促企業依法建立和落實職業病防治有關制度,履行社會責任。

  縣總工會依法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監督,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依法參與職業病危害事故(事件)調查處理;反映勞動者職業健康方面的訴求,向用人單位或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ㄈ┘哟蠼涃M投入

  縣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落實職業病防治投入責任,根據防治工作需要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年度預算中予以保障。按照工作計劃,分年度、有步驟地用于職業病防治規劃中各項主要任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和民政局要加大工傷保險和救助經費投入力度。用人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保證生產工藝技術改造、職業病危害預防和控制、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健康監護和職業衛生培訓等費用??h財政局要加強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專款專用,嚴禁濫用、挪用專項資金。建立多渠道職業病防治籌資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

  (四)加強對標準和有關規定的執行力度

  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進一步健全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大對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工作的支持,加強對標準的宣傳、貫徹、跟蹤、研究。

 ?。ㄎ澹┘訌娙瞬排囵B。

  要強化職業病防治和技術服務專業隊伍建設,重點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綜合性醫院和??漆t院職業病科等梯隊建設,提高全縣職業衛生服務能力。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勞動者多、危害程度嚴重的用人單位,要強化專(兼)職職業衛生技術人員儲備。加大培訓力度,重點加強對臨床和公共衛生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七、注意事項

  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適時開展規劃的督查和評價工作。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各項目標和任務圓滿完成。2019年初,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考核,督促規劃的順利實施;2020年,組織開展規劃實施的終期效果評估。

 

源文件:http://test.sjx.liuzhou.gov.cn/zwgk/jcxxgk/wjzl/szbf/201912/t20191203_1385322.html



版權所有 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政府
地址/AD: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江峰街7號
政府熱線:0772-8612234 維護電話:0772-8611297
網站標識碼:4502260001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的使用体验|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免费下载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国产精品龙口护士门在线观看|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免费香蕉|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 99在线精品视频观看免费|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伊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 五月天婷婷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一影院区永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国产精品2019|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2019|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久久久久九国产精品|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 国产精品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