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函〔2022〕2號:關于自治縣第十四屆政協第二次會議委員提案第36號的答復
- 字體大小:[小
- 中
- 大]
標?題:
關于自治縣第十四屆政協第二次會議委員提案第36號的答復。
事?由:
目前正當“十四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精神文化生活,鄉鎮集中到縣城居住及鄉村老齡化居住的人群量非常大,且大部分縣城小區與鄉村的老年人沒有活動區域,只能在各個小區空地或者路口聚集,室外活動受霧霾、陰雨天氣影響較大,且條件非常落后,休息設施缺少;但是廣場舞文化并不適合所有的老年人,老年人更適合于乒乓球、下棋、器材等健身活動,又可以在生活閑暇給老年人照顧兒童安全休閑活動空間,因此室內活動中心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只有完善建設各小區活動中心,不斷豐富了越來越多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更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建議通過建設鄉村及社區老年活動室、完善健身器材、舉辦老年特長培訓班和衛生安全宣傳等形式,才能更進一步實現建設成宜居宜業宜游新三江,使我縣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建?議:
第一,加強政策扶持,支持老年活動場的建設。通過財政補助、市場運作等手段進行老年活動室建設,在社區、村莊有計劃的建設一批老年活動中心,使老年人能夠就近進行健身娛樂。
第二,進行健身設備完善,提高健身活動層次。目前大多數老年活動場所就是一間屋,幾張桌子,除了適合打麻將,沒有其他的娛樂設施;或者一室多用,無法滿足多數老年人建設活動的需求。建議對部分老年活動場所設施進行升級,也可通過網絡播放、圖書室閱覽等方式,彌補場地不足的缺陷。
第三,鼓勵老年人參與社區活動,通過適當補貼、發揮余熱的原則,使老年人充分實現自身價值,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老年培訓班,為老年人服務社會提供條件。
答?復:
楊禮林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建設三江縣老年活動中心的建議收悉。經召集衛生健康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共同調查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基礎設施基本情況
2020年4月,三江縣在富安小區、南站社區、富祿侗鄉苗寨安置點、良口鄉安置點、斗江大辦安置點、厘金灘安置點、林溪風雨九寨安置點等易地扶貧搬遷點分別建設了7個老年活動中心。這7個老年活動中心的建設結合當地的實際條件,有的建設在室內、有的充分利用鼓樓或戲臺場地來設置。活動中心均配備桌椅、音響、棋牌等設備供老年人活動、娛樂。老年活動中心制度完善,由社區指派專人管理運營,基本能夠滿足老年人的日常娛樂休閑活動需求。老年活動中心除了為老年人提供活動場所外,還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為老年人開展健康服務提供場地。幾年來,各老年中心接待老年人均達200多人次/月以上,是老年人學習交流娛樂的主要場所。
“十三五”期間,我縣加強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全縣170個行政村(社區)中,完成了167個村級公共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任務,15個鄉鎮文廣站均建設完成文化綜合樓。鄉村文化設施實現“七個一”全覆蓋,即一個文化廣場、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簡易戲臺、一個宣傳長廊、一套文體設施、一支文藝宣傳隊伍、一名文化輔導員。
脫貧攻堅期間,隨著社會各界力量的投入,結合民間傳統鼓樓、廊亭等公共休憩、娛樂場所,基層文化體育設施逐年完善,基本滿足群眾文體活動需求。全縣17個安置區,以及縣城由原河東、河西社區劃分新成立的城南、城北、江濱、鼓樓坪社區,南站社區,均配備戲臺、鼓樓、廊亭、健身路徑、籃球場等至少一樣文體設施。
各級黨委、政府對基層文化體系建設也十分重視,每年投入全縣160個行政村896000元中央補助地方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即每個行政村5600元文體活動經費),確保基層文體有地方活動,有經費活動。
綜合上述情況,可見我縣針對基礎文化活動及設施已做較大努力,但要短期時間內滿足全縣老年人健身和文化活動需求的場所,又要滿足老年人照顧兒童安全休閑活動空間,當下此類室內活動中心的確比較少。
二、目前存在的困難
目前存在最大的困難就是活動場所受到場地、資金等因素限制,難以規劃、重建或是改擴建。
三、下步工作計劃
我局繼續同衛健、文體廣旅等有關部門加強工作溝通聯系,進一步爭取、整合各方資源支持,不斷改善老年活動設施,讓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
?
????????????????????????????三江侗族自治縣民政局
??????????????????????????????2022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