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自治縣位于桂、湘、黔三?。▍^)交界處,東部與龍勝縣、融安縣交界,南部緊靠融水縣,北部與湖南省通道縣、貴州省黎平縣接壤,西部與貴州省從江縣為鄰,因境內匯聚潯江、榕江、融江三條江而得名。全縣總面積2454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總人口41.8萬人,主要居民為侗、苗、瑤、壯、漢等民族,侗族人口占58%,是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也是全國5個侗族自治縣中成立最早、侗族人口最多的自治縣,有著“四好五娘六美”的獨特資源(好生態好產業好交通好水質、廚娘茶娘畫娘繡娘歌娘、美景美食美人美茗美橋美宿),素有“千年侗寨·夢縈三江”的美譽。
經濟穩步增長,發展持續加快。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游富民”戰略,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動縣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82.67億元。
交通優勢明顯,區位優勢突出。貴廣高鐵、焦柳鐵路、廈蓉高速、209國道、321國道在縣城交匯,三江南站是全國首個少數民族縣級動車始發站,可直通柳州、桂林、南寧、貴陽、廣州、深圳等城市,是桂湘黔三?。▍^)交界的交通樞紐,有“五省通衢”的區位優勢。三江不僅是大桂林旅游圈、黔東南旅游圈和珠三角旅游圈的重要站點,也是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文化旅游核心目的地和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游的后花園。
生態環境宜人,休閑養生勝地。三江屬于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境內植被茂盛,江河密布,森林覆蓋率達64.57%,全年平均氣溫為17—19℃之間,空氣環境質量保持國家一級標準,負氧離子含量為二級標準以上,養生資源得天獨厚,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擁有“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民族風情濃郁,旅游資源豐富。三江侗族木結構建筑群聞名于世,全縣共有鼓樓230余座,風雨橋200余座。境內有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6個,3A級景區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個,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1個,侗族村寨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預備名錄5個,侗族大歌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縣共有中國傳統村落21個、廣西傳統村落36個,先后獲得“亞洲金旅獎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縣”“中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旅游潛力百強縣”等榮譽,2023年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全國首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2024年入選中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強縣市名單,連續四屆入選中國文化百強縣。全年接待旅游人數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千年侗寨·夢縈三江”已經成為全國游客出行的重要目的地。2024年9月,三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武裝部、三江侗族自治縣古宜鎮南站社區居民委員會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三江是全國唯一同時獲表彰兩個單位的縣區。
生態產業優良,農副產品豐富。生態產業主要以“兩茶一木”為主導,現有茶園面積21.5萬畝,年綜合產值87億元;油茶林面積61.7萬畝,年綜合產值20.59億元?!皟刹琛碑a業綜合產值首次突破百億。農副產品以蔬菜、水果、堅果、肉類、蛋類、豆類、菌類為主。隨著產業化、組織化、品牌化進程的加快,三江農業規模逐步擴大,質量穩步提升,產業鏈條不斷延長,已走出一條農業發展引領侗鄉群眾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先后榮獲全國茶業百強縣、茶業助力鄉村振興示范縣、中國油茶之鄉、國家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等榮譽稱號。三江茶、三江茶油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三江早春茶獲評“中國首屆縣域品牌十大最受歡迎品牌”。
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三江各項事業大步向前發展,經濟社會搭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迎來了產業集群、城鎮建設、交通樞紐、特色旅游“四大紅利”疊加釋放的最佳歷史機遇期。放眼未來,三江必將成為桂湘黔交界處產業、物流、旅游等方面的區域性示范中心,以點帶面、一體帶動柳北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